建议
2020-04-01 01:07:39

树立文明祭扫新风

又是一年清明时。人们要扫墓祭祖、寄托哀思。然而,近年来一些不文明的祭扫方式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影响。

清明扫墓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,是对生者的启迪与激励。移风易俗,革除鄙俗陋习,树立文明祭祀新风,过一个文明、绿色、平安的清明节,理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。

倡导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。可以献一束花、敬一杯酒、植一棵树、重温一次先烈先贤事迹,可以倡导郊游、踏青和放风筝等民俗活动,做到绿色祭扫。不在道路、小区、广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,燃放鞭炮,不在林地内违规用火。

弘扬厚养薄葬的文明之风。长辈健在时要好好赡养,孝老爱亲,使他们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;老人逝去时,不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,树立绿色生态殡葬新风尚。

甘肃庆阳市  师正伟

安全有序开放公园

近期,许多公园、景区相继恢复开放,大家纷纷走出家门,外出踏青赏花。尽管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但不容松懈,安全之弦必须始终绷紧。

一方面要加强源头管理,合理控制人流。公园的开放时间、最大承载量等应立足当地实际情况,积极听取群众意见,做到合理有序。可以通过采取预约制、实名制等方式,精准管控,避免人流大量集聚。面对大客流等情况要加强联动,结合周边配套设施,提前制定应对预案。

另一方面要做好消毒工作,重视清洁卫生。应该看到,公园长凳、公共厕所、电梯扶手、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,人来人往,容易频繁接触。应当落实责任,划分重点区域,安排专人定时定点消毒。同时,可以组织志愿者等力量,宣传卫生知识,加强园区巡逻,及时引导群众注意卫生安全。

上海嘉定区  吴  豪

长途运输应做好防护

现在,交通运输秩序逐渐恢复,公路上又开始了繁忙有序的车来车往。作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,笔者近日在公路超限检测站工作时发现,一些驾驶员的疫情防控意识松懈,下车接受例行检查时也未戴口罩,和别人交流也没有保持疫情防控安全距离。

公路运输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体系,在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、商品流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笔者认为,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流动性大,跨区域工作频繁,是高风险易感染群体。出发前,应先了解所经地区和目的地的疫情情况,有针对性做好自身防护措施。

另外,在出发前和车辆到达目的地后,都要给全车消毒。特别是在驾驶员长时间工作的驾驶室内,搞好清洁卫生,让驾驶室干净整洁。每次下车都要戴好口罩,要勤洗手,在车辆行驶过程中,要多通风多换气。

贵州兴义市  孔  峰
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3月30日 07 版) (责编:曹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