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表示,乘坐“点对点”专列或包车返岗的农民工,行前14天内无症状,在途中也没有相关症状,不需要再进行隔离。同时表示,对于出现发热、乏力、咳嗽等症状的应立即及时隔离观察,及时送检排查。参加“点对点”返岗复工的农民工,由用人单位提供隔离观察场所。
据悉,2月19日,人社部、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“点对点”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组织开展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“点对点”的农民工专车运输服务,保障成规模、成批次外出的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。截至3月6日,各地合计“点对点”运送农民工263万人。
该消息发布后,快速引发热议。截至3月9日,微博话题#点对点返岗农民工不需隔离14天#阅读量达121.6万次,“无需隔离是否会带来隐患”等成为舆论争议焦点。有人表示,这是给农民工减轻负担,希望各方执行到位,保障安全的同时,助力复工复产。
舆情反馈
◆《新京报》:“点对点”返岗无需隔离不是疫情防控降标准
让返岗农民工在满足既定条件的情况下不必再隔离,并不意味着是乱开口子,而是更科学精准地施策,其秉持了以信息互通换取便民增量的“便民算法”,用技术与公共服务的加法实现防疫工作上的减法。实际上,“点对点”包车和专列服务已有严密防控,这已将“严抓防控”的逻辑贯穿其中:无论是“一车一策”,还是分散就座,抑或是省际协调对接,都在着力降低在途风险。
◆ 光明网: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主动仗
复工复产关键要动、要活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转动要快,正确处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关系,科学平衡静与动、统筹兼顾控与放,形成联动效应。受疫情影响,偏远地区的务工人员出行不便,有条件的地区包车包专列把员工接回来,这既暖了人心,更为企业发展添足后劲。
精准有序扎实推动复工复产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,我们需要拿出责任担当之勇、科学防控之智、统筹兼顾之谋,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主动仗。
网民观点选摘
@花颜啦:这样可以尽早复工,为农民工减去了不必要的麻烦,同时给企业用工提供了便利。
@小四我也:任何一个角落都不能忽视,即便不隔离,也要做好相应防控措施,不可掉以轻心。
@坠落的你:不隔离的话,是否可以保证各项防控措施都到位?有关部门还需做好解疑释惑,打消民众顾虑。
舆情观察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司长尚建华介绍,截至3月6日,返岗复工的农民工达到7800万人,占今年春节返乡农民工数量的60%。有评论指出,不再一律隔离14天,而是应隔尽隔之余灵活处理,给“行前14天”和“在途”均无症状的“点对点”返岗人员省去再隔离的“程序”,这无疑能打消很多农民工与企业的顾虑。
与此同时,这样的政策也引发了一部分人的焦虑,有声音指出,无需继续隔离,如果途中发病,造成聚集性感染怎么办?或者,到达返岗目的地之后,还在潜伏期,带病返岗潜在风险如何防控?
事实上,公众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,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,少数工作场所发生聚集性感染的事件也时有发生。对此,有关部门还需进一步解疑答惑,消解公众因为信息不对等而产生的焦虑。
当下,复工复产正有序进行,若各项防疫证明人为地给劳动者造成障碍,的确有可能消解“点对点”包车等政策的利好,不利于民生。但是,疫情防控是否到位也是大家普遍的担忧,对此,有关部门还需多听取民意,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,通过精准管理、精细服务,扫清复工复产的阻碍。
(作者: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 杨蓝)